8月16日,河南大学鹏城铁塔论坛之“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公益分享会”在深圳虚拟大学园产业化基地一楼报告厅举行,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、小巨人企业、创新型企业、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及高层管理者近100人出席,活动得到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、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和精益未来(北京)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。

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周大鹏致欢迎辞,指出当前全球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:一边是欧盟等国家的碳关税重塑国际贸易规则,一边是人工智能加速产业重构。本期论坛聚焦"企业竞争力双引擎",正是回应绿色和AI时代的灵魂之问。作为河南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"桥头堡",深圳研究院始终肩负三重使命:一是打造没有围墙的创新学院。四期公益课堂吸引数百位企业家参与,形成"前沿理论+实战案例+资源对接"的特色生态。二是构建产学研融合共同体。依托深圳"20+8"产业集群布局,推出“科创领航伙伴计划”,赋能大湾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T型模式纵深发展。三是架设中原与湾区互通桥梁。构建豫粤合作顶层设计,促成多项豫深技术合作,支持一流大学建设,助力河南企业借力湾区经验和资源实现绿色智造升级。

河南省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刘杰在讲话中指出,全球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“专精特新”为代表的中小企业,正以“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”的创新排头兵姿态,成为我国新发展格局与生态的生力军。河南作为经济大省、人口大省,始终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实现“两个确保”、全面实施“十大战略”的关键抓手。他从三组数据分享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战略新兴产业和豫粤合作的巨大潜力,希望进一步增进了解,深化协同,推动豫粤合作走深走实。

著名实战专家、中华碳管理顾问协会理事长黄超吾先生,以“绿色精益智能制造”为题,指出精益是思想,智能是手段,绿色低碳是目的的发展循环。黄老师深入剖析如何运用精益思想,提升顾客价值,减少企业内部的浪费,同时运用智能化手段,用数字驱动发展,用数据革命重构发展基因,提升企业效率。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绿色低碳竞争,供应链将面临重塑,通过按照国际规则计算碳足迹,然后进行设备减碳和流程减碳,迈向循环经济,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绿色精益智能制造是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、高效率、高周转、低成本的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资深经营革新专家,韩国三星原深圳工厂经营革新部部长,深圳新风咨询公司董事长朱荣允先生围绕“企业竞争力源泉之变革”,揭开三星从"二流企业"蜕变为全球巨头的变革密码,解析在存量竞争与科技革命背景下,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创新与组织能力重塑,激活内生动力,赢得未来竞争。朱老师介绍了关于企业变革的战略解码逻辑体系,项目执行规划体系,KPI及目标分解体系,人才培养体系等系统化的全方位变革之道,为企业持续创造利润,成为一家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提供了详尽的方法论指导。

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情况,重点解读“科创领航伙伴计划”及本硕博国际人才培养体系,汇聚智慧,赋能大湾区中小企业把握时代变革、实现转型升级,为处于关键发展期的大湾区企业提供前沿洞察与实战策略。

在互动环节,与会企业家围绕科技创新、绿色低碳、ESG等企业发展核心命题,探讨专精特新发展之道,学习如何以管理和创新为引擎,驾驭绿色科技与健康消费的时代趋势红利,充分认识到,必须重塑发展逻辑,拥抱精益化、绿色化、数字化变革,从三星革新经验中获取破局之道、从碳管理实践中发现增长新极、从深豫协同中开拓发展空间,在高质量发展的黄金赛道上行稳致远。
